第一百四十五章 皇家女官渐多 (第2/2页)
还有第二张图纸,是个客车,是一个整体的,前后共六个轮子,一对前轮是单个的,后轮负重太多是双的。
说明也标示了,额定的固定座椅十六人,如果想塞人,二三十多个也塞的进去。几人甚至想到了车的顶上也是可以坐人的,那样,就多了一倍的乘客了。
女皇哈哈大笑,这让她想起了一张记忆中,一个南亚邻国的搞笑图片。
还有一张纸上画的是一个手扶拖拉机,只有三个轮子,后面的轮子比前面轮子小了一半,驾驶者还有一个铁皮的座位。这样的三轮还可以动力输出,可以直接的带动旋耕机抽水机。
动力如果转换了电能,还能带动电磨等各种电动机械,也可以挂个车斗拉货拉人。
可惜,柴油机只是仿制出了几种,最大功率才十四马力的,别的规格大功率的都没有投入仿制。三十八马力单缸柴油机,还没有投入仿制。
三百八十二马力的样品,甚至没有拆解。
现在,怕人怀疑,别的在这两种中的中间型号就不能接着崩出来了。
按说,手扶拖拉机应该是八马力的,现在除了八马力和十四马力的,其他功率的柴油机还没有仿制出来,只能是以后让他们自行制作小马力的柴油机了。
不过,手扶拖拉机结构简单,挂个车斗即能拉货又能拉人,大家一致同意,就优先制作这一种了。
现在,她一开始用爆米花机器崩出来的柴油已经用光了,从南方运回里的油楠产的柴油已经接续上了。采集油楠油有专业的人,运输也有专业的人。
油楠油可以无限量的供应了,只是用油的柴油机并不多。
刘广俊和马军强带领他十几个人的团队,在负责仿制柴油机。
袁康和刘广福研制的优质的高碳钢有了,制造柴油机的资料和实物的柴油机有了,仿制柴油机应该是不难的。
只是需要时间,除了三马力,八马力,十四马力的仿制出来了,其他的现在还没有仿制成功。
她又想到;如果是客车,还得需要制作玻璃窗,挡风玻璃,车窗的玻璃都用得上,就是制造灯泡也用得上,产玻璃的工厂,也纳入了建厂的准备。
这后续的车辆制造,必须用到电焊机和气割枪剪板机,这个都比较简单,电焊机电焊条就有资料,焊机和焊条三个月就实验完毕了。
剪板机和气割枪,也因为有资料,四个多月就成功使用了。
袁康手下的刘广俊和马军强,刘广俊是分管三轮车四轮车制造的,马军强负责仿制柴油机,高文阁分管橡胶的加工,于波分管玻璃制造。这些人都去了工部制造基地,各自建厂在那里制造这些东西。
因为用到的地盘,那个万姓前官员的大宅子,在基地哪里有些拥挤了,就在外围扩建基地,在已经没有水了的稻田里建设几个工厂。
这些人,女皇让他们都有了从七品的官职,在提职以后成了正七品的官员,刘广福袁康马鹏的领导下,方便各自管理手下的人干活。
米花和姜小丽,成了教员﹝老师﹞,现在又招收了二十多个新的学员。
这些是大德国科研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人才是难得的,人才的地位必须比普通工匠,甚至是管理工匠的匠目高一两个台阶,方才能显出人才的宝贵。
现在的米花和姜小丽,因为在兼职实验造纸,也是从七品的官职了。
过去,皇家官员里面的女官极少,品阶也不高,自从女皇登基以后,女官开始渐多了。
她俩教学之余,就去基地研制现代的造纸,因为这时代的纸张都是芦苇和秸秆为原料,混合磨浆制作的黄裱纸。这样的黄裱纸紧密度太差结构松散,不利于书写文字和绘画。
有了女皇给的资料就不一样了,按照资料添加药剂,规范造纸的流程,黄裱纸很快就变成了漂亮的白纸。
现在,因为女皇看重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进步,有才能的都能拿高薪,那是怕人才外流,给他们分配官职也是一样的道理,还能有利于管理。
限于她撒谎的二百车东西,她现在不再用爆米花机器崩出东西了,包括武器弹药。除非是小巧的东西,比如轴承和实用的电动工具。
那些东西不占地方,如果装车也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
现在,她只是贡献一些图纸和文字资料,反正这东西是纸质的,也不占地方。
这些资料记载的都是成熟的工艺,对大德国开启工业进程有了极大地帮助。
她这次长记性了,说这些资料是在十几个弹药箱里面发现的,也不准确的说多少个弹药箱,也不说弹药箱装满了这样的纸张没有,故意说的模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