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四十八章 一路杀穿 (第2/2页)
……
凌空山西麓。
这一带比山脉的其他方位更贫瘠些,难得有一处修行宝地,被几位金鹰族强者一起瓜分。
前些年,其中一位金鹰族强者修为大进,一举压服众妖,独霸了此处。这位金鹰族强者的洞府位于一座大泽之中,岛上烟雨朦胧,水草丰茂,宛如世外桃源。
他是族中的异类,不仅喜欢变化成人形,姬妾中有好几位人族女修,连侍奉他们的侍女都是精挑细选的人族少女。
道场的格局也像人族那般屋舍俨然、亭台楼阁,常见人类往来穿梭,本族金鹰反倒少见。
“夫君,外面飞进来一封密信。”
一名貌美女修匆匆飞到山顶。
山顶建有一座楼阁,此楼极高,上达九天,站在上面,仿佛能够直接将天上的星辰摘下来。
女修不敢擅闯,触动禁制,便双手托着密信,恭恭敬敬候在楼前。
片刻之后,天上降下一道金光,旋即女修感觉手上一轻,密信被人取走。
“哼!又是他!”
不知何时,女修面前出现了一名年轻男子。
男子的样貌非常英俊,身上几乎看不出金鹰族的特征。
看到他,女修不禁露出痴迷的表情,“夫君,你说的是谁?”
“除了金骁那厮,还能是谁!当年为夫和午兄他们一起探索一座洞府,最后只分到一些东西,早已抛在脑后。前段时间,这个金骁突然通过午兄联系为夫,屡次提出想要求购,都被为夫拒绝。不料,今天竟然亲自找上门来!”
男子捏碎密信,眯眼望向岛外。
“那位如此锲而不舍,里面可是有什么至宝?夫君可不要轻易交给他,”女修满脸紧张。
男子轻笑,“你都能想到这一点,为夫岂能想不到?不过为夫翻来覆去检查了许多次,没什么可称得上至宝的东西。”
女修奇怪道:“那他为何一直恋恋不舍?”
“恐怕和那座洞府里的传承有关,听午兄说,那道传承虽是人族强者所留,好像有点儿意思,可惜我们并未得到关键之物。那厮或许发现了什么,为夫倒是有些好奇了。且先晾他一晾,为夫再去见他!”
说罢,男子诡笑一声,一把揽住女修的柳腰,转身进入楼阁。
另一座岛上。
秦桑随手捏了一座石亭,在亭中等待,对方久无回应,他也不着急。
直至夕阳西下,金色的波光洒在湖面,天边终于缓缓飞来一道人影,落到亭前,朗笑道:“在下正在闭关,刚刚看到符信,让金骁族长久等了!”
“是在下冒昧,打搅道友清修,”秦桑伸手一引,“请坐!”
男子点点头,确认四下并无异样,步入亭中,细看秦桑,眉头微皱,“你当真是金骁族长?”
“不是。”
秦桑轻轻吐出两个字。
“何方宵小!”
男子勃然色变,下意识便要退出亭外。
“晚了!”
秦桑不为所动,端坐如钟。
忽然,石亭崩塌,周围天光骤暗,男子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进入了一座宫殿里面,而敌人已经不见踪影。
这是秦桑为天净门陈掌门精心炼制的灵阵,用在了金骁和这位妖修身上。
以秦桑的能力,有心算无心之下,两妖根本毫无希望。男子的反击都被秦桑一一挡下,始终无法冲破灵阵,最终被困死阵中,含恨而亡。
秦桑没有再耗费心思活捉此妖,他一路杀过来,这是最后一个目标了,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斩杀此妖后,秦桑不急于离开,而是在男子道场附近游荡了一圈,散开神识,扫过栖息在这里的人类。
生活在金鹰族的人族,大致聚居在三个区域。
源净山山门所在的地方是规模最大的,这名妖修因为喜好人族,也在领地里豢养了一些人类。
在来之前,秦桑不辞辛劳,将这些区域都巡视了一遍。
他想的是,既然自己落到这里,同为人族的琉璃等人会不会也在附近。之前因为实力不够,秦桑不敢回来,现在自然要仔细找一找。
早在多年前,从这里出去,迁往壅土仙城的女修,秦桑都一一接触过了,可惜没有发现疑似琉璃的人。
想到自己最初的处境,琉璃未必能在这里获得仙缘,说不定现在还是凡人。
秦桑找来找去,毫无所获。
他转了转手上的扳指,开始怀疑自己之前推测,会不会其实只有他一个人,将现实里的东西带了进来?否则,他在壅土仙城这么长时间,为何一个熟悉的人和物都没见到?
他的实力恢复了不少,仍不知应该从何处破局!
“难道在天上?”
秦桑不由想到那个诡异的呼唤声。
遁出大泽,秦桑随意找了一座无名山峰,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那座洞府里流落出去的宝物,都被他收集齐了。
秦桑骈指为剑,将山顶削平,取出宝物,摆满一地,令人眼花缭乱。
根据其他人的描述,他想象着那座洞府的格局,将这些宝物一一‘归位’,着重关注放在《阴阳应象大论》近处的物品。
一番探查下来,却没有多少头绪。
秦桑也不气馁,向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宝物看过去,然后又筛选了一遍,只留下三件。
最后,秦桑的目光落到其中一件宝物上,这是一个双耳瓷瓶,瓶身刻画山水,画工只是寻常,作为法宝,它的威能也很普通。
可秦桑总觉得这个瓷瓶有些古怪,这种感觉没有来由,是他的直觉,说不清道不明。
秦桑拿起瓷瓶,猛然灵光一闪,唤出体内的石胎火。
火焰接触到瓷瓶,立刻被吸进瓶身,旋即从瓶口处冒出缕缕白烟,白烟凝而不散,似要幻化出什么图案。
“原来如此!”
秦桑面露喜色。
那位前辈当年没有收走石胎火,但取走了一缕气息,并将之熔炼进瓷瓶,作为‘钥匙’,唯有收服石胎火之人才能触动这一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