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颜景明 (第2/2页)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水湄”这个词他很喜欢,亦水,亦岸,亦草,又像情人的眼眉,眉毛弯一弯,就能撩动到人心尖儿上。
水湄上成簇成簇的芦苇,在晨间突然密起来的风中,扬起粉白略带淡紫的芦花,蓬蓬松松地在空中随风飘舞,而后如雨丝般洒下。
正是连长安的勋贵子弟也常跑到中原来看的“芦花飞雪”。
朱温摊开左掌,接住一朵芦花,细细地瞧着,只觉心中甚是宁静。
但一个尖细的呼声,突地穿进他耳朵里,打断了朱温悠然的默思状态。
声音很轻很微,但那只是因为朱温离得甚远。
但他耳力很好,隐约能听出,对方说的是:“你们自称是……振衣盟……杀人越货恶行……”
这种事本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朱温自认不是寇谦之那种遇到什么不平事都想去出手的圣人。也许十几岁时他还有这样的古道热肠,但有了几次被救者不知好歹甚至忘恩负义的经历之后,他很少愿意去管这些闲事了。
但他仍旧跨鞍上马,沿着小河边积满落叶的土地疾驰过去,想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按照朱温一贯的经验,之前呼救的那个小子,现在已经无了。因为杀人这种事,一向是一不做,二不休。
不过朱温赶到的时候,发现似乎还在。
是位小个子少年,容貌清秀,身穿一袭青布襕衫,头上戴着月白色幞头。
他面色微微发白,但仍然极富勇气地展开双臂,将一整支车队护在身后。队伍一边,有女眷,孩童,更有身高七尺有余的彪形大汉。
这些人都不如那位小个子少年勇敢。
因为更勇敢的两个铁塔似的魁梧男子,已经被刺死在旁边的地面上,脸面仆地,鲜血都凝固成紫色,与落叶、泥土凝结成一块了。
“我们振衣盟当然是名门正派。”一个唉声叹气的声音响起:“王盟主起兵,也确实是说要平均天下土地,为苍生补天。”
“可我颜景明这些日子赌博输了不少金银,几乎要落到当裤子的地步了。”
“何况,我身后这些弟兄们,也确实嫌上次宋州一战打下来,分到的东西不够花销来着。”颜景明一边说着,一边对后边一群凶神恶煞的草军士兵指指点点。
“是哩!颜大哥吃肉,还带着弟兄们一起,才是江湖人最大的道义!”后边一个汉子高声应和道:“颜大哥,刚才那俩个武师与你罗唣,被你两剑就刺死了,如何这么个书呆子,你还与他纠缠这么久?”
“这样不男不女的书呆子,看着就惹人厌!”另一个汉子大声起哄:“颜头领不出手,我们便代大哥出手剁了他!”
拦在商队前方的少年咬了咬牙,但眼神却依旧坚定:“你们不能这样,你们这是杀人越货,哪里符合什么江湖道义了!此事如若传到王盟主耳朵里,他也是断然容不得的!”
听得此话,一个草军汉子顿时放声大笑。
“小书呆子,你知道咱们大哥是谁吗?”
读书人打扮的少年轻轻道:“我不知道。”
“但不管他是谁,总要讲道理,讲规矩吧?”
说话间,他眉间显得极为认真。显然是从心底里相信,这些道理该是对任何人,都讲得通才对。
朱温藏在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后头,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他当然知道颜景明的身份。
他也知道,颜景明的同伙一定会声称颜景明是王仙芝的三弟子,位次仅在尚君长、尚让两兄弟之下。
实际上还是有些区别。王仙芝只有尚君长、尚让两个入室弟子,至于外门弟子,却有一大堆。颜景明只是外门弟子里较受看重的一个。
果不其然,颜景明身后的狗腿子大喝道:“咱们颜大哥,乃是王仙芝王盟主的三弟子,极受盟主看重!他想要金银、钱帛、娘们,你们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还不乖乖地献上来?”
却又有个尖嘴猴腮,仿佛狗头军师的人物,见颜景明和这小白脸纠缠这么久,还不动手,心下立马有了计较,凑到颜景明耳边,捻着指头淫笑道:“颜大哥,莫非你也喜欢那调调?有道是——‘三扁不如一圆’……”
说着,狗头军师打量起那敢于一人与数十位手持凶器的草军士兵对峙的执拗少年,只觉此子乍看上去不过尔尔,但细细瞅下来,却见其五官纤巧,眉目疏秀,说不出地耐看,连自个儿也有几分心动了。
狗头军师所言,对于颜景明而言,正是深得其心。奈何自己喜欢男风这事,莫非真能说出来?如此一来弟兄们岂不会担心自己的沟子?因此颜景明看着那秀丽少年,明明是越看越喜欢,却也越看越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