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千秋书库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859章 祸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859章 祸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859章 祸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2/2页)

阮文龙心中暗叹,丁烨没什么心机,人情世故也差,和丁想差距太大了。
  
  “来人,上图。”丁毅这时也不多说废话,让人上图。
  
  钟显和两个官女拿了副巨大的大乾地图,然后缓缓铺在长桌上。
  
  东暖阁里,有丁毅叫人专门制作的长桌,可以当饭桌和会议桌,挺省事的。
  
  众人纷纷围过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大乾的官方水驿道。
  
  “水道运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重要通行方式,更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的体现。”
  
  “国家发不发达,动员能力强不强,在这个时代,只有在水驿道上能体现。”
  
  而在后世,就要看空投能力了。
  
  像老美就拥有很强的空投能力,整师的兵员和装备,都在几小时内空投到全球任何一处,这就比较厉害。
  
  “咱们打安南,就是借用了安南的水道,用大量的船,运输了数万兵马,直插入他们腹地。”
  
  “从而省却了旷日持久的翻山越岭和山地战。”
  
  包括丁毅后来打张献忠,打云南等,都是利用了大明的水道,运输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
  
  “当年杨广刚登基,也四处折腾。”丁毅语气一转:“开挖大运河,史书上称其为劳民伤财。”
  
  “但朕以为,他是祸在当代,功在千秋。”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两市四省,全长约1797公里。
  
  后面的历代皇朝,都在其基础上不停的扩建,有的利用天然河泊连接,有的用人工开凿,到元朝时又开凿了会通河。
  
  经过不停的修建,在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为了实现南粮北运,明王朝在元代京杭运河的基础上,着重对运河某些重要运段进行了多次整治改造,并围绕运河建立了一套机构管理制度,至此,沟通南北地区的大动脉一一京杭大运河开始贯通定型。
  
  永乐十二年(1414),陈碹治理淮南运道,曾组织人力凿徐、吕二洪行漕,更于洪口建闸以保漕运,宣德七年(1432),又于吕梁洪旧河西岸凿渠,深2尺,宽5尺,夏秋有水,可以行船,并在渠上建石闸二座,按时启闭,便利往来。经这次治理,徐、吕二洪航行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到了明代后期,京杭运河通称漕河,已经长达三千多里。
  
  各运道既不相同,各段名称亦相异。大体而言,从通州至天津-2段利用潮白河道,又称白漕:从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又称卫漕:临清至济宁以南,为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有闸漕之称:徐州至淮安为原泅水运道,后为黄河所夺,故有河漕之称:从淮安至扬州,多为湖泊运道,故称湖漕:而长江以南运道通称浙漕。其中,白漕、卫漕利用天然河道,问题较少,浙漕地处江南,河网密布,运道畅达,亦费工无多。惟闸漕、河漕与湖漕三段,所处黄泛地区,由黄河泛滥所造成的影响和带来的问题也最大最多,是明代治理改造的重点所在。
  
  在明代后期,为了避开黄河运道,先后开凿了南阳新河与运河,此时由于国力已衰,明皇朝内外交困,以致前后共费时六十余年才实行对京杭运河部分运道的改造,而自邳州直河口以南至淮安清河一段仍借用黄河运道,因此在明代对京杭运河始终没有完成避开黄河作运道的改造。这段未完成的运道改造,直到清代康熙时才由靳辅开凿中河后得以实现。
  
  整个明末崇祯时期,因为内忧外患,大明上下已经无人关心河道,崇祯在位十七年,全国水道几乎纹丝不动,还有多处崩塌的地方也无人修理。
  
  丁毅船多水师多,又喜欢在水上运输,更明白水利对这个时代的作用。
  
  “前人已经给我们奠定了基础,我们现在只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加巩固,疏通水道,扩建运河,把大乾的水道通向天下各处。”
  
  前面说过,大明的水道是非常发达的,全国只有云南没有能连接到京杭大运河。
  
  贵州只有一个镇远府有水道,并且可以一直贯通到京杭大运河。
  
  其他的省份,都有水道可以连接到京杭大运河,只是有些地方,会在特定的时刻不能走动。
  
  丁毅的前期的目标很明确,首先完成明朝没有完成的那段,即清代康熙时才由水利专家,有满清第一治河能手之称的靳辅开凿中河从而避开黄河作运道的改造。
  
  清代的这段历史丁毅当然不知道,但在大明时就有人提出来,要避开黄河运道,只是因为前明国力衰弱无力承担而放弃了。
  
  说到这里,丁毅转身丁烨:“你来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