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千秋书库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海州失陷

第三百七十四章 海州失陷

第三百七十四章 海州失陷 (第1/2页)

田间。
  
  百姓们忙碌的耕田播种,虽然都是为官府耕种,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因为分田之事的刺激。
  
  这些劳苦的百姓们,精神抖擞,虽然同样疲惫,同样艰辛,但是都认为自己将要分到田。
  
  金江镇的谋略,在将军的指导下,又稳又深。
  
  国内民乱四起。
  
  皇帝忍痛说让百姓再辛苦一年,认为积蓄实力后,可以让百姓舒缓一口气。
  
  金江镇虽然没有如此说,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分田分得并不多,按照年限的规定,才只是开端,到了明年才会大量的分田。
  
  而这些百姓今年种地,秋收后不过只留下口粮,其余都是官府收去使用。
  
  不同是的。
  
  前者的百姓,已经不信任官府,不信任皇帝的承诺,并且朝廷没有赈灾。
  
  一个月都要饿死人了,谈何一年呢。
  
  而金江镇分田,百信们见了,也信了,愿意继续吃苦一年。
  
  大半个辽东,好几百万亩田所获,加上渔政之获,旅顺商贸之利,济州岛商贸之利。
  
  军资,粮资皆足够几个月后,十万金江军精兵的开动。
  
  金江镇紧锣密鼓,气势滔天。
  
  辽西的忠顺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金江军十万精兵,水师之坚更是无人能制,如果金江军打败蛮族,收复整个辽东。
  
  将再也无人可以牵制,辽西之军也只能勉力守之。
  
  而朝廷又派锦乡侯府重建北镇,分裂辽西实力,难道真的眼睁睁看着辽东彻底失去管控吗?”
  
  又一次向自己的侄儿皇帝,苦心婆口的写去密信,希望皇帝能改变主意。
  
  忠顺王很灰心。
  
  明明看到了危机,并且能解决危机,却仿佛被捆住了手脚,眼睁睁的看着危机临近。
  
  如果按照他的心意。
  
  加强辽西军,和谈蛮族,拉拢蒙古,下诏朝鲜,禁绝国内海贸,形成围困金江镇之局。
  
  只需要数年之功,就可解决辽东之患。
  
  而明明是正确的方法,却无法按照他的心意来施展。
  
  根本的原因,还是平辽侯和国内勋贵关系牵扯太深,太多的人为他说话。
  
  连史鼐都不顾他的要求,竟然在这种紧要的关头,递交辞呈回国了。
  
  “此人如此年轻,如何就布置的疏而不漏呢?”
  
  忠顺王迷茫的问道。
  
  他的幕僚们也束手无策,所有的谋略,都需要国内的支持,偏偏国内各种声音,导致形不成统一的意见。
  
  “朝中有人好做官,平辽侯深知这个道理,一路来都紧密的联系勋贵,双方形成了稳固的关系,实在是牢不可破。”
  
  “误国之辈啊。”
  
  闻言,忠顺王越发的气愤,恨不得现在就归京,大肆整顿奸邪,可他偏偏又做不到。
  
  欲而不得的滋味,令忠顺王内心发狂。
  
  随着五万国内援军的尽去,辽西之军加上两万的新兵,也才三万余兵。
  
  虽然拉拢了辽西边城外的蒙古部落,却也不可能不顾形势,帮助辽西军出兵。
  
  而且前番的盟约,也是双方互保,而不是为对方远征。
  
  “不能等下去了。”
  
  忠顺王坚定了主意,决定主动出击,揭开平辽侯的真面目。
  
  现在逼反平辽侯,成为国家的大患,远比平辽侯收复整个辽东后,形势要更好。
  
  之前的魏毅,虽然逼平辽侯,却不敢手段过份,忠顺王可和魏毅不同。
  
  他是宗室,更是王爵,还是皇帝的亲叔叔,底气不是外人能比。
  
  也不等朝廷的回复了。
  
  贾府就是一个槛,替金江镇稳固住和国内关系的坚锁。
  
  ~~~~~~
  
  海州。
  
  贾雨村虽然设立辽东都司,原来还有史鼐的配合,一文一武有些气候。
  
  谁知道史鼐突然拍拍屁股就走了。
  
  他和史鼐不同。
  
  史鼐有弟弟史鼎帮他在皇帝面前说话,皇帝和史鼎两人之间有情分,贾雨村可没有这等情分。
  
  辽东都司的良好势头,随着史鼐的离去,立刻急转直下,重新沦为了虚设。
  
  他本就和平辽侯是姻亲,也懒得再费心维护了,得过且过罢了。
  
  金江镇的官员,在城外组织百姓耕种,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而海州城内却很安静。
  
  在自家院落中来回踱步,心意难安。
  
  直到张云承来拜访他。
  
  张云承是科举出身,原是户部的官员。
  
  贾雨村也是科举出身,科道上是张玉成的前辈,而且为官十数年,现在又是张云承的上官。
  
  和贾雨村相同,张云承和金江镇也有些交道,在京城和陈德言关系不错。
  
  当初金江镇屡次向太上皇上奏,索要粮饷军饷,恶了朝廷,他还帮忙说过话。
  
  那时候他的恩师璠皓还在内阁,他的同门陆仲恒,韩昊都在京,势头不小。
  
  不过随着太上皇驾崩,一切烟消云散,来辽东其实是来避难的。
  
  贾雨村让人备了酒菜,两人就在院中的石桌上浅饮一番。
  
  “你虽然困顿一时,却年轻,日后大有转机,不像老夫,才是真正的困局啊。”
  
  看着年轻的面孔,贾雨村抬着对方说道。
  
  花花轿子众人抬。
  
  张云承在京城练出了一副嘴皮子,恭敬有礼。
  
  “贾公能在朝廷和金江镇之间,处理的从容不迫,才是令晚辈效仿的前辈。”
  
  闻言,贾雨村不但没有欣慰,反而落寞的放下酒杯。
  
  形势大好的辽东都司,突然急转直下,他虽然对外表现的无所谓,仿佛不在乎功绩。
  
  实际上他却是个官迷,如何放得下前程。
  
  如此姿态,也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
  
  此时。
  
  突然有人来传,神情急切。
  
  “辽西派了一支军队,已经开赴到了西宁堡,摆出了要渡河的态势,牛庄驿的金江军严阵以待。”
  
  “啊?”
  
  贾雨村大惊。
  
  连混日子都不让自己混下去了吗,两人皆不敢怠慢,连忙去弄清楚状况。
  
  才出门,就有吏员到了辽东都司,带来了忠顺王的命令。
  
  要求辽东都司的官员,去塔山铺接管金江镇的文册,管理起民生上的事。
  
  金江镇让出了海州城,但是在海州的塔山铺,设立了官府,负责民政之事。
  
  “这?”
  
  贾雨村和张云承面面相觑,忠顺王这是拿他们的性命,去逼迫金江镇啊。
  
  海州城才不到一千兵,敢从金江军手中抢食?
  
  “忠顺王派了多少士兵来?”
  
  贾雨村问到了关键的地方。
  
  “才千余人。”
  
  听到这个回答,贾雨村知道自己的官做不长了。
  
  城外。
  
  负责军务的朱秀,在辽西军还未过双台子河的时候,已有探马带回了军情。
  
  得知才千余人,朱秀不明白忠顺王是何意。
  
  贾雨村找到朱秀,告知了来意,朱秀很快清楚了忠顺王的目的。
  
  派军是假,以贾雨村逼迫金江镇是真。
  
  作为总兵,朱秀可不像金江镇官员顾忌那么多,虽然知道大局,可更看重军队之危。
  
  海州关乎金江军未来攻打蛮族的粮道,本来就不容控制外人手中。
  
  既然忠顺王如此欺人太甚,朱秀客气的派兵,请了贾雨村一行官员,送回了金州。
  
  同时正式接管了海州城。
  
  城内千余兵傻眼了。
  
  原来的督军史鼐去职回国,现在辽东都司的官员,也被金江军擒获,只留下这些士兵。
  
  军队行动迅速。
  
  贾雨村等人,已经坐上了金江镇的四轮马车,行驶在直道上,没有留下丝毫的交代。
  
  海州城的将领,面对围城的金江军的喊话,内心毫无头绪,不知如何应对。
  
  当金江军士兵靠近城墙的时候,海州的守军,不敢放一矢一枪。
  
  朱秀甚至都未到场,只派了一名营总。
  
  海州收复的消息传来,朱秀没有丝毫的意外。
  
  朱秀不傻。
  
  贾雨村带着辽东都司的官员,来要求金江镇根本不可能同意的目的时,就猜到了对方的心意。
  
  对方在试探金江军的反应,如果动真格,那他就是送上门的,反倒是性命无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