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海客赵义(上) (第2/2页)
这里的山还是比较高,并没有出山,小王村就座落在在一个山坳里,村子有百来十户人家也算是个大村落了。一条大路穿过整个村子,路即是街,街即是路。街两边有很多店辅,有山货行、茶楼、客栈。每隔两三天,人们自发地在这聚集成市,有宣城、铜陵过来的商贩、也有山民和庄户交易一些日杂用品和地特产、山货皮毛,很是热闹。
高宠一行找了一家较大的客栈,住了下来。
“店小二,把这只麂子让你们厨房收拾一下,再添些好的菜食上来”大柱把一头麂子扔在小二面前,对小二说。
“好嘞,这就给你们办,你们还要不要些酒,我们这里可有新进的佳酿,‘高家五粮液’保证你们喜欢。”
“高家五粮液?”高宠来了兴致,高家的酒卖到这里来了?这也难怪,这里是铜陵去宣城、临安的必经之四路,有这五粮液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五粮液这么高的价格在这还有销路。
“这酒怎么卖?”
“二贯铜钱一杯,这可是最好的酒,是高家的最新发明,听说官家要把这酒定为宫中贡品呢。这酒喝到嗓子里会打跟斗,保证你喝了不冤枉。”这酒一杯约二两,一斤八杯,一斤酒就是八贯,看到店里还有几个人在喝这白酒的。这高宠并不知道,高家的五粮液在临安是高档酒宴的必备佳酿。没有这五粮液,这酒宴就不上档次了,用现代人的说法,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如果你还没有喝过的话,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一人来一杯”。高宠车上就有这酒,但高宠还给每一人要了一杯,也不想大家多喝,在路上毕竟不安全。辛苦了一天,大家慢慢地喝着酒,高宠也和大家一样,难得享受这份平静,安宁。
“听说宁国的海螺山出了盗匪,是从江北边过来的,前几天在港口杀了人,现在没人往里走,我家隔壁老四,回家后怕得要死,几天不敢出门。”
“这个事情关节,我清楚,他们倒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堪。”一位宣城的客商在边上说道。
“听仁兄的口气好象知道很多,能给详细说说么,你的酒我请了。”还没等高宠问话,关裕就迫不极待问道。
“老兄客气了,说起这支盗匪我还真有些了解。这要从金兵攻打两淮说起。”
原来在海州有一海客,赵姓,单名一个义字,五十出头,与现官家是一个是同宗还是同族,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年轻时与人跑海外,赚了些钱,家境也慢慢充实起来,娶了个漂亮的媳妇,这媳妇倒是很真气,给他生了三个儿子,日子也过得恩爱幸福。这十年二十年过去,几个儿子老长大了,个个喜欢打拳弄棒,有些功夫,偶尔也跟人出海,做些买卖。
可这金人,打破了大宋的京城,抓走了宋国的皇上太上皇,并继续向南攻了过来,这美好的日子眼看就结束了。这金兵势如破竹,到了海州,受到了抵抗。
这位赵哥散尽了家财,带着三个儿子组织了一支由子弟、乡勇组成的义军,有三百多人,加入的战场。但杯水车薪,战局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官家还是战败了,打了一年多,这赵家义军也剩百十号人,赵家的儿子也死了二个。宋金议和后,赵家子弟退到了这宣城。
这赵家义军,打仗勇敢,抗金有功,但只是乡勇,没有编制官家并不认可,奖赏很长时间也没有下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到了宣城,百多号人还有一部分家属,这没吃没喝的就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手下的人也散了,打些零活,养家糊口。但也因此与城里的势力起了冲突。但抗金有功有屁用啊,在宣城,你赵家就是一个外来户,三整两整,儿子赵桓莫名其妙成了罪犯收了监。赵义求爷爷告奶奶地,家里最后一点积蓄也化了个精光,钱化出去了,可人还没弄回来,你看这事整的。这可把赵家的上下气坏了,他们都是从战场上下来,见过血的。原赵桓的几个手下,动员了一些人,晚上到了州府的牢房把这赵家老二给劫了出来,这样赵义这帮人在宣城也呆不下去了,连夜抢了城门上了海螺山,落盗为寇了。
前两天的战事就是宣城的厢军进山围剿,但厢军的战斗力怎么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赵军义军的对手,加上人手也不够,折羽而归。
这支盗匪让人同情,看来这个赵义也是个敢做敢为有决断的人。高宠想着去会会这个赵义。
众人也不管这个赵义,早早洗了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