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爱心 (第2/2页)
果然不出侯主任所料,次日一早,李丹宁就把施洋堵在办公室里。
“施副校长,经费的事情,你想想办法。”
“我又不是银行,我上去哪想办法?”施洋在办公室里跷起二郎腿,手上夹着一支黄鹤楼,嘴里吞云吐雾,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
“可史校长说......”
“既然是史校长说的,你就去找他好啰。”施洋那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直把李丹宁气得牙痒痒的,恨不能冲上去给他两大耳刮子。
他忍住了,毕竟施洋是领导,打人可是犯法的。
李丹宁只得转头去找史校长,听李丹宁说完,史校长也表现得无可奈何。
“学校的经费有限,这样,我让侯主任打个申请,看能不能申请些经费下来。”
“我的丹宁老师,你也太单纯了吧,你还看不明白,他们是在跟你踢皮球呢,等到申请打上去,经费申请下来,黄花菜都凉了。”侯主任不愧是老江湖,李丹宁刚进门,他就从他那垂头丧气的表情上看出究竟来了。
可没有费用就买了不了准备,球拍,球,衣服,鞋子,哪一样都得花钱,母亲上次已经赞助过一次了,李丹宁再也不好意思开口。
“班开不了就开不了吧,就再发一个通知出去,说因故取消新的兴趣办。”侯主任出了个馊主意。
“我们是老师,怎么能言而无信呢,学生报名的名单都统计上来,说不办就不办了,那以后让学生咋看?”李丹宁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可事情因他而起,也必须由他来解决,侯主任可以站在一旁看热闹,他不行,想到学生们那渴望学球的眼神,李丹宁不由得一阵心疼。
正当侯主任以为李丹宁的计划就要胎死腹中时,群主突然在群里宣布了一个消息。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右六小学数十名学生的羽球梦募捐!
消息一出,群里又沸腾了,上一次还是大家除夕夜在群里争抢红包的时候。
五十,一百,上不封顶,群主带头捐了五百,群里有几个开公司的老板更是慷慨解囊,很快资金便到位了。
在群主的授权下,管家婆带着李丹宁侯主任跑了一趟省城,一站式购齐了兴趣班所需的全部物资。
学校开班那天,群里大部分人都来了,他们戴着红领巾,将物资分发到学生们手上。
这一幕把史校长感动得一塌糊涂,施洋站在一旁,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他没搞定的事情,李丹宁一个外来的支教老师竟然搞定了,这让他的脸往哪里搁?
“群主,借这个机会,我提一个建议,你看可好?”捐赠仪式结束,到会议室座谈轮到李丹宁发言的时候,他突然提了个要求。
“有话尽管讲,谷羽能办到的,一定办到,谷羽办不到的,我们想办法也要办到。”老胡在学生们的一声声感谢中渐渐迷失了自己。
“其实也没那么难,我想在群里招募一部分球友作为志愿者,每周轮流义务到学校来教授学生们练球。”李丹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要求的确不高,群主第一个举手报了名,军师,碎碎念,管家婆,孙二娘全都报了名参加。
这下最高兴的是侯主任了,他之前还担心自己忙不过来,耽误了与管家婆恋爱的时间,如此一来,工作生活两不误,一举两得,这种主意也只有李丹宁能够想得出来。
史校长当场给报名的“教练们”颁发了聘书,很快,李丹的朋友圈里便弹出来好几条新的消息。
“有幸被聘为右六小学兼职羽毛球教练!”
“何德何能,有生之年还能体验一回当老师。”
“开心,看!我的教练证!”
......
“丹宁老师,我真是小看你了,没想到你不仅解决了费用问题,连免费的教练都解决了。”侯主任简直对李丹宁佩服得五体投地。
“哪里哪里,我也是病急乱投医,但球友们这么热情,却是出乎我的意料。”
“其实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都很热情。”侯主任不知是什么时候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说的话也富有诗意起来。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向李丹宁老师学习,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做到真爱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史校长在会上发出倡议,号召全体老师向李丹学习,这让李丹宁有些受宠若惊。
群里有在政府宣传部门工作的,将群里的照片编辑成了新闻发到微清州的平台上,让老胡又火了一把。
“大手牵小手,一起向前走——我市谷羽俱乐部赴右六小学开展送温暖公益活动”
这篇不足两百字的报道在老胡的朋友圈里置顶了足足有大半个月。
学生准备的问题解决了,李丹宁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可樱桃依旧对他不愠不火,这让李丹宁很是苦恼。
梁彪每天准时到学校门口来接樱桃,好几次见到李丹宁还打了招呼,梁彪那春风得意的样子深深的刺痛了他。
“他们谈恋爱,我跟着吃什么醋呢?”李丹宁问自己:“不要忘了,你可是有女朋友的人,难道还想脚踏两只船?”
可毕竟他们已经有了肌肤之亲,这男人一旦与一个女人有了身体上的接触(哪怕只是牵了一下手),他就产生了无穷的占有欲,似乎她就只能属于自己一个人,这或许也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身吧。
“可人毕竟是高等动物,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的,你怎么能有这种自私邪恶的想法呢?你还配做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为人师表吗?”
李丹宁的内心,一直有两种声音在激烈的斗争着。
最后,似乎还是自己的理智取胜了。
“随她去吧,就算是做普通的同事也挺好,她选择和谁在一起,是她的自由,梁彪长得丑也好,是恶棍、地痞流氓也罢,只要能够对她好,连她自己都没意见,他一个外人还能有什么想法?”
这样一想,李丹宁心情好了许多,便专心把注意力投到上课和兴趣班的训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