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离别 (第2/2页)
于是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当老胡醉酒之后将那份报告无意间泄露到群里的时候,侯主任顿时怒火中烧,激情之下竟将自己臆想出来的李丹宁与樱桃之间的秘密添油加醋的告诉了梁彪,于是便有了李丹宁湖边被打的一幕。
梁彪短短的一生所犯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起其他的罪行来说,将李丹宁打成皮外伤这样的小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你确定就是你打的?”警察问。
“我梁彪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面对警察的质疑,梁彪甚至有些生气,难道以他一个人的能力还收拾不了手无缚鸡之力的李丹宁?
这帮警察真是门缝里瞧人—把他给看扁了。
这一点警察确实没有怀疑,如果梁虎不主动交待,他们确实一时半会找不出真正的凶手来,哪有人主动将罪责揽到自己头上的?
于是警察便在笔录上记下了梁彪伙同“吸毒鬼”等另外两人将李丹宁打伤的事实。
至于侯主任,自从梁彪被抓后,曾提心吊胆的过了些日子,他担心梁彪将一不留神就将自己给供了出来,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但真要细细追究起来,他也算得上是始作俑者,李丹宁被打与他有脱不掉的干系。
于是,在那段时间里,侯主任被自责和愧疚所包围,梁彪被抓后,他甚至有主动去自首的冲动,但每次刚走到学校门口,他便后悔了。
万一梁彪没有把他给说出来,他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虱子到头上造。
吃饱了饭没卵事。
荷包头揣闹钟—逗起闹?
好在是有惊无险。
将李丹宁打伤不过只是在梁彪本就十分严重的罪行上面添加轻描淡写的一笔而已,不足挂齿,或许梁彪自己也认为打伤李丹宁的事情压根就与侯主任无关,是他早就想收拾李丹宁了,只不过刚好为此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而已。
“丹宁,你走了,让大哥一个人可咋活?”侯主任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不像是在演戏,此时的他,想起了自己在新区那个楼盘买的房子,那楼盘至今还未交房,而且还表露出有可能烂尾的迹象。
交不了房,他和管家婆的婚事就会化为泡影。
回想起如此种种这些,侯主任更是百感交集,觉得很是对不起李丹宁。
副校长施洋也简单讲了几句,他重点描述了李丹宁将洗脚盆扣到他头上的那一幕。
施洋平时在学校处处刁难李丹宁,可只一件,便可以让李丹宁将其他的九十九件不快的事情全部忘掉而对施洋心生愧疚。
樱桃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轮到她发言时,她站起来。
“我没有什么话要说的,只希望李老师一路顺风。”
说完,她又坐了下去,表情依旧十分平淡,李丹宁不敢看她的眼睛,生怕自己会忍不住掉下眼泪来。
史校长作最后的总结发言,他声情并茂的回顾李丹宁这三年支教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为学校带来的发展变化。
最后,史校长代表学校祝愿李丹宁前程似锦,即便是离开了,也希望他能时刻关注学校,有机会的情况下,能再回学校来看看。
该李丹宁说话了,但此时的他早已泣不成声。
真是应了群主老胡说过的那句话,“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丹宁的胸中有千言万语,但此时却哽咽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只能一遍又一遍不停的说着谢谢。
李丹宁离开的时候,是趁着学生们上课时悄悄的走的。
他失言了,他曾经答应过他们,走之前一定会提前告诉他们,但他还是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侯主任开车把李丹宁送到了机场。
红峰湖万亩樱花园被政府开发成旅游景点后,柏油路也终于修到了校门口,侯主任鸟枪换炮,把摩托车换成了一台白色的二手捷达,终于不用担心被日晒雨淋了。
车子启动的那一刻,李丹宁在后视镜里看到了站在二楼阳台上的樱桃。
樱桃的眼里早已满含泪水。
白色的捷达沿着湖边行驶,李丹宁特意让侯主任把车开得慢一些,他要再仔细的看一眼这周围,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樱花园还有这个被樱花园所包围的古老而宁静的村庄,还有村庄里的那些石头的院墙和石头的房子。
湖中星罗棋布的小岛中间用栈道连接起来,像极了一座座的风雨桥。
沿着湖边,由村里集体出资修建的一排农家乐已经开始营业,吸引了无数筑城周边的游客在周末前来游玩。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上停着一溜白色的快艇,人们吃饱喝足后还能坐着快艇到红峰湖的深处去领略一下高原的湖光山色。
再远一些的地方,有酒店,有温泉,还有一个大型的水上乐园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这个夏天,重庆的,成都的,长沙的,广州的,甚至南京和武汉的—无数的外地人涌入筑城,来到清州,来到美丽的红峰湖,他们坐在右六村的樱花树下,尽情的享受着这一份难得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