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农药与化肥 (第1/2页)
日渐西斜。
一直忙到晚上,李暮才伸了个懒腰,将资料整理完毕。
70年代的标准大纲,用到现在,还是需要经过一定的修改的。
尤其是国内的技术条件,不少方面都够不上标准。
“按照这份大纲来,能避免以后少走不少的弯路。”李暮拿起厚厚的一沓稿纸,长松一口气。
他站起身,准备叫来关建民,将文件送去航空院。
刚刚出了办公室。
忽然,眼睛的余光,便在角落发现另一个躲在那里的熟人。
“刘院长?”李暮走上前,认出对方的身份。
农学院的院长,刘全工。
听到他的声音,后者立刻欣喜地抬起头来。
李暮哭笑不得道:“您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在这里待着。”
“嗨,没事儿,就待了一会儿,看到你在忙,我就没有打扰。”刘全工笑道。
他倒是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毕竟李暮现在忙的东西,肯定是相当重要的研究。
与之相比,他的事情,反倒不值一提。
“您先到我的办公室稍等片刻,我让建民去送份文件,再回来和您详谈。”李暮一看便知道他是有事。
于是先将人邀进去,然后找到关建民,让后者务必亲自将文件送到航空院。
做完这些,他才回到办公室。
……
从抽屉中拿出一盒雨前龙井,李暮简单地冲泡了两杯茶,端到沙发处。
他将茶水推给刘全工,笑道:“说起来我和刘院长也有段时间没见了啊!”
“我倒是经常能看到您,报纸上,广播里,还有在学校里,也有很多学生喜欢谈论你呢。”刘全工道。
他的语气中满是感慨。
虽说早早便知道,李暮一定会一鸣惊人。
但也想不到能走到今天这个程度。
人民的科学家,这五个字的重量,可谓是重到了极致。
常人若是能获此称呼,哪怕日后的学术生涯一无所成,都能一辈子衣食无忧享尽尊崇。
李暮笑道:
“不过是国家刚好需要一个代表,然后刚好选中了我而已。”
“咱们也都是老熟人了,刘院长,您有事就直说好了。”
“倘若能答应的,我一定帮忙,用不着说这些客套话。”
刘全工闻言,也不再遮遮掩掩,道:
“其实是这样,我们想在农药或者化肥方面,再进行新的突破。”
“但不管是米胜华教授,还是袁培业教授,都自觉不能担此重任。”
“所以,我们便都想到了您,如果您肯帮忙,我们肯定能够成功!”
他的目光满是诚挚。
李暮听完微微沉吟片刻。
他确实有意去继续升级化肥和农药,进而将这两样东西售往东南边的市场,换取农产品和农副产品。
“主持研究恐怕不行。”他摇了摇头。
闻言,刘全工眼底瞬间露出失望之色。
然而李暮下一句话便道:“但我可以以顾问的身份,协助米、袁二位教授进行研究。”
“当真!”刘全工高兴地直接站了起来。
李暮笑道:“自然是真的,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若非现在有其他的事情走不开,我肯定会直接答应下来。”
“太好了,我这就去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刘全工说完,兴冲冲地便要往外走。
见状,李暮连忙喊住他,道:
“刘院长您稍等,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咱们研制新的化肥和农药,除了供应国内的需求之外。”
“您觉得,有没有可能销往东南边,用来换回粮食蔬果呢?”
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毕竟自己想得再好,也难免会有片面的地方。
“销往国外?产量是个问题啊,而且国外的农业环境和病虫害环境和国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需要针对性地去专门研究适合的产品。”刘全工皱眉道。
他当然相信李暮的判断。
但这件事情,听着确实有些吃力不讨好。
国内的产能目前都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又怎么能余量出口。
“不过这个想法是对的,只是现在不太适合,您别介意。”刘全工补充道。
李暮笑了笑,道:
“您放心吧,只是探讨而已,我怎么会在意呢。”
“而且您说的也很有道理,现在确实不适合。”
“但如果我们能解决产量的问题呢?”
他当然清楚产量是个问题。
“能解决的话,当然可以出口,但只是换粮食蔬果,他们肯吗……”刘全工眼睛亮了亮,但仍有些迟疑。
夏国是缺粮食。
但东南边那仨瓜俩枣,自己都吃不饱,会和他们换?
要换也是换工业上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