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皇九子昭,至德先圣! (第1/2页)
萧妃子封王。
福王朱翊钧就藩。
内阁阁臣兼礼部尚书的海瑞,只与同侪共同研讨了第一件事,立萧妃子为“昭”。
昭者:光明、明亮的样子。
世间常言:“日月昭昭”,日月为明,明昭,王也。
未有姓名,先有王爵,纵大明朝二百载,始第一也。
不过,玉熙宫没有那么荒唐,就在内阁首辅大臣高拱拟奏请王时,萧妃子的名字也降了下来。
朱姓、载辈,是为祖制,不容更改,而名字“圻”也。
圻者:表疆界、边际、圻埒,意义优美。
与今时大明朝不断开疆扩土的国情相符。
朱载圻,是为大明朝皇九子,授昭王。
内阁拟奏,玉熙宫照准,君臣相宜,六部九卿大臣闻之默然。
人人都骂严嵩内阁祸国殃民,把持朝政,但严嵩遇到什么事,多多少少还知会六部九卿衙门,开个大会什么的。
严嵩倒下,再看看张居正内阁、高拱内阁两代内阁,不论遇到什么事,内阁关起政务堂门,开个小会,几位阁老一聊,事就成了。
甚至,影响大明朝命运的事,大会、小会都不开了,玉熙宫就决定了。
大事开小会,要事不开会,逐渐成为大明朝现状,令无数老臣喟然叹息。
之后,随着封授昭王的旨意,附着封授萧妃父“慎节伯”的事,这明显是赏赐性质的封爵,文武百官倒没那么关心。
但也藏着内阁五阁老的“巧思”和“提醒”,以“慎”、“节”二字,警告萧皇贵妃父亲,莫走国丈、国舅,父子连襟,外戚丑闻的老路。
而福王就藩,挑选封地的事,作为福王朱翊钧的“准岳父”,海瑞必须回避,直接下值,前往了福王府知会亲家、女婿这件喜事,以及,交代些事情。
福王府。
和以前裕王府别无变化,除了少了前裕王朱载垕,门头匾额换了,一切人、事、物,都和三四年前一样。
只是,“孤儿寡母”在府,闲杂人等不会登门,或拜会。
就海瑞常来,毕竟,海瑞另一层身份,是“福王师”。
但每次来,偌大的王府,前前后后,所有门窗皆会开启,哪怕寒冬腊月也是如此,海瑞也只在正堂教授朱翊钧学识,耳提面命。
从一岁多点,朱翊钧能走路,裕王妃、福王母李氏便不再露面,要么是太监,要么是宫女,领着朱翊钧去见海瑞。
李氏对朱翊钧要求严格,在学习上,不容丝毫懈怠,一旦有所松懈,便会让朱翊钧在面前长跪做罚。
且,海瑞授课有日,每到该授课的日子,李氏就会在五更时叫醒朱翊钧,备读、温习。
即便朝中有要事耽搁,海瑞迟迟不至,朱翊钧也要候在王府门前,晴迎日,雨打伞,一时片刻不能离开。
海瑞尽心辅导,李氏严格管教,再加上朱翊钧早慧、刻苦努力,尚不到四岁,就能独自读书,俨然是个神童。
有儿女姻亲在,海瑞在福王府,其实比福王更像是福王,但海瑞却从未有过僭越,在受了朱翊钧迎接行礼后,便在府门前以臣子礼还于朱翊钧。
等来到正堂,海瑞对伴随朱翊钧就读,李氏贴身侍女,说道:“今日不授课,劳驾,紫禁城有变,请王妃一见。”
听到师、“父”的话,朱翊钧到底是年幼心性不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小脸上浮现出丝丝喜意。
那侍女略微欠身,随后便进入了后殿,不一会儿,穿戴严肃整齐的李氏走了出来。
“海师傅!”
“王妃!”
李氏、海瑞相互见礼,李氏尊主位,海瑞居客位,朱翊钧就坐在海瑞对面,收敛了笑意,小脸绷着,不敢再有笑。
“海师傅请讲。”
“回王妃,紫禁城中,萧皇贵妃娘娘顺利诞子,获封昭王,今国本有选,圣上已准殿下离京就藩。”海瑞简单说了紫禁城的事。
都到这会儿,皇九子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上下,可以说是路人皆知,但李氏的惊讶和喜形于色,显然透露出茫然和无知。
这座王府,仿佛隔绝了天地。
海瑞默了一下,继续道:“圣上命内阁为殿下挑选封地,具体封地、就藩事宜,内阁仍在商议,但有几件事,臣以为王妃应当事先知晓。”
李氏勉强平复了激动的心情,眼角隐隐见泪,维持平静道:“海师傅请说。”
“依照祖制,亲王就藩,当起造邸第、赐田、赐赋,今圣上天恩,欲使殿下奢侈就藩,必将超过一般王制的花费,赏赐,为王妃、殿下计,故请尽数拒绝。”
海瑞望着朱翊钧,慢慢说道:“超出王制的邸第不住,所赐庄田不受,赏赐财业归朝,一切杂税、皇业,不应。
就藩之后,封闭王府,不惊官,不扰民,只以大明亲王年俸三万两纹银为食,如此,可保王妃、世子安稳。”
由于当今朝廷特殊国情,目前,朱翊钧是唯一一位大明藩王,过去藩王诸多贪、占、恶,已经为天下君、臣、民所不容。
想安生,想活着,就要“躲起来”,躲到没人能注意的角落,不掀风,不作浪。
圣上说挑个好的封地,内阁当然会去做,不论是位置,还是大小,都会尽善尽美,但这份封地,朱翊钧却不能受领。
就是一亩地都不能受领。
作为大明亲王,为了仪轨,朱翊钧是不能耕种的,只要得了封地,就要用民耕种,与民同分亩产,多,则欺压良民,少,则笼络人心,怀有叵测。
海瑞是文官,再清楚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怎么解释的。
留给福王唯一的活路,辞恩,以禄食。
为了福王,也为了自己女儿,为了这对儿女的未来,海瑞仔细交代着。
除了王制王府,其他的,给什么都不能要!
李氏的喜意稍稍被冲淡,心中升起了悲意,望着儿子,两行清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海瑞立刻起身,躬身行礼后,离开了福王府。
朱翊钧想了好久,这才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到母亲身边,想用衣袖为母亲拭泪,小声道:“母亲别哭了,以后我会更加努力读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